2022年,餐飲賽道迎來融資開門紅。
1月1日,逸馬中聯匯會員單位甘食記·成都肥腸粉(以下簡稱:甘食記)宣布完成5000萬A輪融資。本輪由兩家大中華區頭部餐飲/食品集團聯合投資。
據悉,本輪融資主要用于直營門店拓展、組織體系優化、數字體系建設、品牌營銷強化方面。
在當前資本市場劇烈變化和餐飲行業大變革的背景之下,甘食記作為2022年首家宣布融資的粉面企業,具有里程碑意義,也為全年餐飲行業資本進程打下很好的基調。
在粉面類品牌化的道路上,僅100多家門店的甘食記為何跑在市場的前面?
火了109年的成都非遺肥腸粉
逸馬查閱公開資料獲悉,甘食記是成都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,它的歷史可追溯回1931年。
作為傳承了109年的老字號,1988年,起家于成都的甘食記肥腸粉店在東門北門打出知名度。歷經20年“探索”后,2008年,第三代傳人甘樂(現任公司董事長)正式將甘食記注冊為品牌。
“沒吃肥腸粉,不算來成都”,盡管成都本地共計有3400家門店(多數為夫妻店和小型連鎖店),甘食記仍然是這一碗出圈的肥腸粉的代表。
肥腸粉是指選用紅薯粉為主食,搭配澆料肥腸,淋上菜籽紅油的快餐式吃食。在成都這座以美食著稱的城市,肥腸粉在“吃貨”們心里的地位,一點都不亞于火鍋和串串。
談及甘食記,必定會想到它的多年“倔強”——手打鮮粉。在堅持品質的同時,甘食記打磨出以肥腸粉為核心,以鍋盔、抄手、冰粉等小吃為多選項的成都風味產品矩陣。
圖源于網絡,侵刪(下同)
成熟的產品矩陣的支撐下,2008年,甘食記成都文殊院首店正式開業,此后的10幾年間,走的是深耕成都市場的拓展路線。
轉變發生在2020年,甘食記邁開“出走”成都的第一步,先后入駐華南、華北、華中、東北、西北等區域,瞄準全國市場進擊,主打一二線城市的商場主力門店。
截至2021年底,甘食記在42個城市,布局了100多家門店。
除門店擴張高歌猛進之外,甘食記的線上線下全渠道鋪設也有序開展,推出成都粉預包裝?品。線上,涵蓋天貓、京東、盒馬?鮮等平臺,線下則進駐7-11、全家等便利店。
據甘樂本人透露,2021年,甘食記招牌肥腸粉(麻辣和骨湯風味)的總體銷量達到了500萬份,年服務超過1000萬人;并預計2022年的銷量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。
一碗肥腸粉,5000萬?
在堅持產品主義,成就百年老店的同時,甘食記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。它是憑借什么收獲高市場接納度,走到賽道前列的呢?
無非有以下3點:
① 重做傳統,豐富產品矩陣
甘食記之所以能讓肥腸粉從街邊小巷走向全國各大商場,一是嚴苛傳承工藝,嚴格要求品質;二是深度探索、糅合傳統小吃和現代商業化經營模式。
精研肥腸粉,卻不止肥腸粉。多產品矩陣的打造,既有利于提高客單價,更能幫助加深消費者的印象,促使甘食記與成都小吃畫上等號。
② 直營+加盟加速擴張
在2019年以前,甘食記采取的是直營策略。由于遲遲沒有形成可復制的單店盈利、門店標準化無法落地、連鎖系統缺失,甘食記不敢輕易嘗試開放加盟。
直至當家人甘樂找到了逸馬。經過深度調研與討論,雙方最終在門店標準化、單店盈利模式、品牌拓展、招商路演等方面達成共識,這一次合作為甘食記后來開放加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2020年,為加快擴張速度,甘食記首次啟動加盟。通過“直營+加盟”并行的模式,甘食記展現出極強的擴張能力和組織復制能力。
針對門店擴張,甘樂表示,到2022年底,甘食記全國門店將超過250家,直營店超過60家,加盟店超過190家店,形成以成都、武漢、鄭州為直營基礎的全國加盟合作體系。
③ 形象升級,加深視覺沖擊
與餐飲同行偏愛紅色調不同,甘食記則選擇清爽的“翡翠綠”為主色調,從logo到產品包裝設計,再到門店裝修,全面活潑化品牌形象,既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審美,也大大提升了品牌辨識度。
此外,甘食記還打造了甘爺爺IP形象,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溝通連接。
作為首個以肥腸粉出道全國的品牌,甘食記不論是品牌形象,還是經營效率,抑或是產品結構,都極其出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輪融資后,甘食記將進一步為其品牌化、規?;陌l展鋪平道路。
區域品牌的春天來了!
觀察近兩年餐飲行業的融資情況,不難發現,資本由此前重點投資大品牌轉向尋求區域小品牌??v觀這些品牌,無一例外都是在融資之前,在行業內流通的信息幾乎為零;融資后迅速走入大眾視野。
回頭看甘食記,亦是如此。
即便開出100多家門店,甘食記目前的規模在餐飲行業里仍是一隅而已,卻獨得資本厚愛,一方面,是在目前肥腸粉品類中,甘食記是唯一一家愿意重做品類,升級賽道的品牌;另一方面,是甘食記是首個走出成都的肥腸粉品牌,占據了細分賽道的優先機會。
在市場競爭日前激烈的當下,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。于是,品類重做成為餐飲行業新的風向標。
從看好小吃快餐賽道,到看好粉類賽道,資本的心思很好猜。從和府撈面到五爺拉面,再到霸蠻米粉,最后到陳香貴、馬記永、張拉拉等蘭州拉面品牌,資本用行動證明了對粉面的喜愛。
無獨有偶,幾乎同時,酸湯米粉創新連鎖品牌“十分湘”也完成了1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。
雖然資本加入餐飲,只能進一步加速行業的發展,并不能改變餐飲企業發展的規律。但從資本的行為來看,粉面類也絕對是一個被低估的賽道,區域品牌或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。
未來,品類重做后,更多細分賽道潛能將被挖掘,任何品牌都有可能成為區域王,甚至成為頭部品牌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